湖南省总工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南省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登记实施细则》的通知
作者:安化县总工会     发布时间:2015-07-08 00:00     信息来源: 未知来源     浏览数:

湖南省总工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南省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登记实施细则》的通知

 

湘工办发[2008]59

 

各市州总工会、省直机关工会,省产业工会,省总直属基层工会工作委员会:

 

  现将《湖南省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登记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几点工作要求,请结合全国总工会于今年617日下发的《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登记办法》的规定一并认真贯彻执行。

 

  一、提高思想认识

 

  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登记管理是工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登记与管理工作,对促进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保障工会的法律地位和依法保护好工会财产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工会要高度重视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登记管理工作,使具备条件的基层工会都能取得法人资格。

 

  二、加大工作力度

 

  各市州总工会和省直机关工会要切实加强领导。各市州总工会、省直机关工会和各县(市、区)总工会应指定专人负责,并保证必要的办公场所、经费和设施,完善各项制度,改进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工会法人资格登记管理工作水平。工会法律、组织建设、财务和经审等部门要互通信息,密切配合。上级工会要帮助、指导、督促所属基层工会做好法人资格登记。要把工会法人资格登记作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模范职工之家、模范职工小家的重要内容。会员在25人以上的基层工会一般都应进行法人资格登记。到2008年底,符合条件的基层工会法人登记率要达到80%2009年实现普遍登记的要求。

 

  三、加强工作规范化

 

  1、使用统一编码。按照全国总工会统一规定,《工会法人资格证书》的统一编号为9位数,我省各市州、省直和省总所属基层工会法人资格证书编码的前四位分别是:省总1800、长沙市1801、株洲市1802、湘潭市1803、衡阳市1804、邵阳市1805、岳阳市1806、常德市1807、张家界市1808、益阳市1809、郴州市1810、永州市1811、怀化市1812、娄底市1813、湘西自治州1831、省直1832,后面5位数为基层工会的编号,各地在登记或授权县(市、区)总工会登记时,一定要避免后面5位数出现重号。

 

  2、使用统一格式。各地在进行具体登记时,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登记的证书和登记表等统一使用全国总工会下发的格式,由各市州总工会和省直机关工会到省总工会法律保障工作部领取。

 

  3、使用统一式样的专用印章。全国总工会确定了工会法人资格登记专用章的规格和式样。市州总工会法人资格登记专用章的内容为“XX()工会法人资格登记专用章,直径4.2cm;省直机关工会法人资格登记专用章的内容为湖南省省直工会法人资格登记专用章,直径4.2cm;(市、区)总工会法人资格登记专用章的内容为“XX(市、区)工会法人资格登记专用章,直径4.2cm。工会法人资格登记专用章自200891日启用。在此之前核发的《工会法人资格证书》及其副本、《工会法定代表人证书》所用印章继续有效,变更、换发证书时启用新印章。

 

  附件:1、湖南省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登记实施细则

 

              2、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登记办法

 

               3、工会法人资格登记专用章式样

 

  二○○八年十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基层工会 法人资格 登记 通知

 

  湖南省总工会办公室 20081027日印

 

  

 

 

 

附件1

 

 

 

  湖南省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登记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规范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登记,保障其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和全国总工会《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登记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其他单位的基层工会申请取得、变更、注销工会法人资格,依照本实施细则的规定办理。

 

  第三条 基层工会申请取得工会法人资格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规定成立;

 

  ()工会经费来源有保障;

 

  ()有组织机构和办公场所;

 

  ()能够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基层工会取得工会法人资格不以所在单位是否具有法人资格为条件。

 

  第四条 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的审查、核准、登记、发证机关(以下简称审查登记机关),按属地原则及组织隶属关系确定:

 

  ()隶属于县(市、区)总工会的基层工会,由县(市、区)总工会审查,并报市()总工会核准、登记、发证;

 

  ()隶属于市()总工会的基层工会,由市()总工会审查、核准、登记、发证;

 

  ()隶属于省直机关工会的基层工会,由省直机关工会审查、核准、登记、发证;

 

  ()隶属于省总工会的基层工会,由省总工会审查、核准、登记、发证;

 

  ()隶属于铁路、民航、金融等产业工会的基层工会,由所在地市()总工会审查、核准、登记、发证后,报上一级产业工会备案。

 

  ()中央企业工会组织由所在地市()总工会审查、核准、登记、发证。

 

  审查登记机关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由省总工会指定管辖。

 

  第五条 县(市、区)总工会经市()总工会授权,可以履行审查登记机关的职责,但必须在办公场所的显著位置悬挂市()总工会的授权证明。

 

  市()总工会授权县(市、区)总工会时,必须报省总工会备案,省总工会认为不适合授权的,应当责令市()总工会撤销授权。

 

  第六条 基层工会申请取得工会法人资格,应向审查登记机关报送以下材料:

 

  ()上级工会批准建立基层工会的批复和批准基层工会选举结果的批复;

 

  ()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申请登记表;

 

  ()基层工会经费、财产验资证明;

 

  ()基层工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表;

 

  ()审查登记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材料。

 

  第七条 审查登记机关自收到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申请登记表之日起30日内对有关申请文件进行审查,对审查合格者,办理登记手续;对申请文件不齐备的,审查登记机关应在5个工作日内通知提出申请的基层工会补充相关文件,文件齐备后,审查登记机关应在30日内进行审查,对审查合格者,办理登记手续。

 

  审查登记机关对不符合登记条件的申请,应在前款规定的30日的期限内通知该基层工会,并说明不予登记的理由。

 

  第八条 审查登记机关可以在报刊、网络上发布工会法人资格登记公告。

 

  第九条 基层工会申请办理名称变更登记的,应当向审查登记机关报送以下材料:

 

  ()上级工会批准变更名称的批复;

 

  ()基层工会法人资格变更登记表。

 

  申请办理住所变更登记的,应当向审查登记机关报送以下材料:

 

  ()住所使用证明;

 

  ()基层工会法人资格变更登记表。

 

  申请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的,应当向审查登记机关报送以下材料:

 

  ()上级工会批准基层工会选举结果的批复;

 

  ()基层工会法人资格变更登记表;

 

  ()基层工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表。

 

  第十条 审查登记机关自受理变更登记申请之日起15日内对有关申请文件进行审查,对依法变更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对申请文件不齐备的,审查登记机关应在5个工作日内通知提出申请的基层工会补充相关文件,文件齐备后,审查登记机关应在15日内进行审查,对依法变更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审查登记机关对不是依法变更的,应在前款规定的15日的期限内通知该基层工会,并说明不予变更的理由。

 

  第十一条 各市()总工会按照省总工会统一规定的代码确定本辖区内基层工会法人资格证书的编码。

 

  第十二条 省总工会、市州总工会和经授权的县(市、区)总工会应当制备工会法人资格登记专用章,专门用于工会法人资格的登记工作,其规格和式样由全国总工会确定。

 

  审查登记机关应当建立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登记的档案管理制度。

 

  第十三条 工会法人资格审查登记工作所需费用在审查登记机关工会经费中列支。

 

  第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省总工会负责解释。

 

  

 

 

 

附件2

 

 

 

  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登记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登记,保障其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和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其他单位的基层工会申请取得、变更、注销工会法人资格,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基层工会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经核准登记、领取证书后,即取得工会法人资格,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工会主席或者主持工作的副主席为法定代表人。

 

  第四条 基层工会申请取得工会法人资格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规定成立;

 

  ()工会经费来源有保障;

 

  ()有组织机构和办公场所;

 

  ()能够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基层工会取得工会法人资格不以所在单位是否具有法人资格为条件。

 

  第五条 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的审查、核准、登记、发证机关(以下简称审查登记机关),按属地原则及组织隶属关系确定:

 

  ()隶属于县级(县、市、区、旗)总工会的基层工会,由县级工会审查,并报市()级总工会核准、登记、发证;

 

  ()隶属于市()(市、区、州、盟)总工会的基层工会,由市()级总工会审查、核准、登记、发证;

 

  ()隶属于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的基层工会,由省级总工会审查、核准、登记、发证;

 

  ()隶属于铁路、民航、金融等产业工会的基层工会,由所在地相应的省级、市()级总工会审查、核准、登记、发证后,报相应的上一级产业工会备案;

 

  ()中央企业工会组织由所在地相应的省级、市()级总工会审查、核准、登记、发证。

 

  县级总工会经上级工会授权,可以履行审查登记机关的职责。

 

  第六条 凡具备第四条规定条件的基层工会,应当于成立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审查登记机关提出工会法人资格登记书面申请。

 

  第七条 基层工会申请取得工会法人资格,应当向审查登记机关报送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申请登记表、上级工会批复的基层工会成立的文件、工会经费和财产情况说明等文件。

 

  工会法人资格审查登记机关自收到申请登记表之日起三十日内对有关申请文件进行审查,对审查合格者,办理登记手续,发放《工会法人资格证书》及其副本和《工会法人法定代表人证书》;对申请文件不齐备的,审查登记机关应及时通知提出申请的基层工会补充相关文件,申请时间从文件齐备时起算。

 

  第八条 审查登记机关可以在报刊、网络上发布工会法人资格登记公告。

 

  第九条 取得工会法人资格的基层工会变更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的,自变更之日起三十日内到审查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审查登记机关自受理变更登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换发《工会法人资格证书》及其副本和《工会法人法定代表人证书》,收回原证书。

 

  第十条 基层工会应当在取得工会法人资格证书后三十日内,持《工会法人资格证书》(副本)、《工会法人法定代表人证书》和上级工会批复成立的文件,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工会组织申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的机构类型为工会法人。

 

  工会组织名称、住所变更或撤销、合并时,应当及时到原申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登记。

 

  第十一条 《工会法人资格证书》及其副本和《工会法人法定代表人证书》不得涂改、抵押、转让和出借。遗失的,应当及时声明作废,并向审查登记机关申请补发。

 

  第十二条 取得工会法人资格的基层工会因所在单位撤销、破产等原因注销的,应当向原审查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并提交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注销申请书和上级工会关于该基层工会经费、财产清理及债权债务完结的证明。审查登记机关审查登记后,收回原证书,并可以在报刊、网络上发布公告。

 

  第十三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统一规定的代码确定本辖区内基层工会法人资格证书的编码。

 

  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登记的证书和登记表等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的格式统一印制。

 

  第十四条 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登记工作在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的指导下进行。各地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登记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法律工作部门负责。

 

  工会法人资格审查登记机关应当逐步实行网络化登记管理。

 

  第十五条 省、市()级总工会应当制备工会法人资格登记专用章,专门用于工会法人资格的登记工作,其规格和式样由全国总工会确定。

 

  审查登记机关应当建立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登记的档案管理制度。

 

  第十六条 工会法人资格审查登记工作所需费用在本级工会经费中列支。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总工会和审查登记机关可以对工会法人资格登记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可以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制定工会法人资格登记的具体实施办法,并报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备案。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中华全国总工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打印] [收藏] [纠错]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