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吹冲锋号·回望2022①|强化政治监督 服务中心大局

来源:安化县纪委监委 作者:李凤姣 发布时间:2023-02-21

编者按: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和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在这一年里,全县纪检监察组织在市纪委监委和县委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坚定稳妥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即日起,“安化纪检监察”推出《永远吹冲锋号·回望2022》系列报道,展示过去一年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政治监督勇担当,激浊扬清谱新章。2022年,全县纪检监察组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主责主业,以抓铁有痕的劲头在优化营商环境、高标准农田建设、居民自建房安全排查等重点领域勇担使命,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安化纪检监察力量。

     以“硬监督”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

湖南安化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地处仙溪镇境内,是国家和湖南省“十四五”规划重点能源建设项目,装机规模居全国第二、华中第一。去年6月,在该企业办理名称登记时,因其企业名称中没有字号且冠省名,负责行政审批工作的人员赴省城代办企业名称核准登记事项。在后续提交企业登记书面资料过程中,因考虑到该企业难以召集股东会议,便立即启动容缺受理机制“绿色通道”,该企业于当天完成了开办。

在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全县政务服务优化升级,营商环境持续向好。2022年,全县纪检监察组织立足职能职责,紧紧锚定优化营商环境目标,将其作为强化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以监管执法、要素保障、审批服务、惠企政策落实等重点领域为突破口,全力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曹石多深入安化经开区茶酉社区,调研优化营商环境及政务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为确保监督工作高位推动、压茬推进,县纪委监委成立工作专班,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清风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整治重点、整治措施、整治目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压紧压实各部门单位工作责任。

全力下沉推进监督,清除营商环境“绊脚石”。全县纪检监察组织全程跟进监督,实施贴身监督,不定期开展日常督查。为让监督更加“接地气”,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结合监督重点走访企业55家收集意见建议125余条,派出23名纪检监察精干力量走访企业125家帮助梳理解决问题23个。做实巡察监督,对全县36家职能单位进行重点巡察,发现问题30余个,边巡边改问题10个,移交线索11条。“广开门路”接受社会监督,利用微信公众号、“互联网+监督”等媒体平台,公开发布投诉举报受理方式,发布投诉举报受理方式及征集问题线索的公告。

与此同时,坚持严字当头,着力查办影响和损害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件。对近四年来涉及的营商环境方面的信访举报、问题线索逐件梳理排查,确定一批重点查办问题线索并进行集中交办、督办,全年起底问题线索35条,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5人。

  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粮田”变“良田”

去年盛夏的7月,在江南镇竹林溪村老山片,潺潺水流顺着水渠涌入田间,滋润着禾苗生长,渠道旁的稻田里一派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

“今年天气干旱,下雨量极少,农田普遍干涸严重缺水。”种粮大户贺时华说,渠道的通畅,让其种植的80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为丰产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之前江南镇竹林溪村老山片渠道因生长杂草、堆积泥沙等原因被堵塞,且部分渠道受损,无法正常过水。县纪委监委将该问题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督清单跟进监督,督促责任部门进行整改。江南镇政府迅速制定整改工作方案,采取挖机和人工作业相结合的方法清淤,同时将毁损渠道修复,于去年5月份全面完成整改,有效灌溉农田达100余亩。

这是县纪委监委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督查取得有效成果的一个剪影。2022年,县纪委监委聚焦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监督工作,组织行业部门开展自查自纠,精准监督,推动整改落实,严肃执纪问责,为稳粮增收保驾护航。

县纪委常委、县监委委员李军带队在羊角塘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督查。

立足职责定位,靶向施治。县纪委监委结合日常监督和违纪违法案暴露的问题,要求全县相关行业部门开展全方位自查自纠,重点就资金拨付使用、项目管护、立项审批和招投标程序、工程质量等方面问题进行全面摸排,发现并督促整改到位问题15个。并组织“室组局”联动开展“复耕乱象”问题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督查,对各乡镇(区)“复耕乱象”问题整治和2019年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质量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全面查漏补缺。对群众反映强烈、审计督查和专项巡察反馈的问题进行重点检查,全年发现问题线索6条,问责6人,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份。

与此同时,压实工作责任做好“后半篇文章”。紧盯市纪委监委专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和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专项审计报告反馈问题,开展现场日常暗访督查。并实行“一月一调度一督查”机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瓶颈性问题。截至2022年底,市纪委监委反馈的6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市审计反馈的“五大类19个方面问题”已完成18大项问题整改及销号工作,其他耕地“非粮化”问题正在序时推进整改中。同时督促相关行业部门出台管护制度、监理考核、施工单位考核等4个县级管理制度,切实强化监管措施。

县纪委监委从精准监督到督促整改问责,保障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和落地见效,为推动安化县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注入了“廉动力”。

       立足“再监督”让百姓“居有所安”

“之前因为房屋存在安全隐患,我每天心里都提心吊胆,担心出现安全问题。前不久政府组织了专家来进行整治处理,消除了隐患,我住得也安心了”,小淹镇小淹社区的刘松涛高兴地对督查的工作人员说。去年7月,县纪委监委成立的居民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督查工作专班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在排查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上门督查。

自2022年5月以来,全县纪检监察组织始终把全县居民自建房安全监督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坚持问题为导向,注重上下联动、横向协同,严促实导,推动全县居民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提质增效,切实守护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县纪委监委工作专班到梅城镇开展居民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监督检查。

“嵌入式”监督助力打好“攻艰战”。全县上下将监督力量把“多头线”拧成“一股绳”,以高质量监督推动高质量整治。县纪委监委整合资源力量,采用联合督查、专题督查等形式,下沉一线,到县直单位、乡镇开展4轮拉网式全覆盖督查,对县专项整治办、鉴定机构等工作情况进行4次专项督查。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重点加强对23个职能部门落实责任的日常监督,督促各部门加强沟通协调,高度联动。各乡镇纪委,对辖区内相关职能部门、村(社区)履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100余次。

建章立制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工作责任。县纪委监委牵头抓总出台督查方案,明确工作重点,细化工作措施,强化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发送阶段性工作提示,要求将规定动作落实到位,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制定“五个一律”的问责规定,对居民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组织领导不到位、安全排查不到位、隐患整治不到位、日常监管不到位、履职不力的进行问责。同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印发安全鉴定相关文件2个,全面规范整顿居民自建房安全性鉴定服务行业。

这一年,全县累计排查居民自建房屋215490栋,其中经营性居民自建房11494栋。纪检监察组织紧盯排查整治不力、虚假敷衍整治等失职失责行为,以及居民自建房施工、审批、验收等重点环节和监管执法背后的腐败、作风问题,依规依纪依法、从快从严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和调查处置工作,全年发现问题线索6条,立案1人,组织处理8人。(作者:李凤姣)